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提出的“三叉戟”航天探测器近日被美国宇航局初选为未来太空探测项目,有望在2026年发射升空并于2038年抵达海卫一进行探测,了解海王星这颗最大卫星的真实面目,包括有无生命。
6月8日,中国海洋大学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船平缓驶出青岛奥帆中心基地码头,启航赴西北太平洋公海海域,执行综合科考航次计划。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闫菊前往码头送行。
6月3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质量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论证报告质量检查,基本摸清“海域使用论证单位资质认定”审批取消后海域使用论证行业从业和论证报告质量的总体情况,并在“中国海域使用论证网”(全国海域使用论证信用平台)公开质检结果,向用海申请人进行风险提示。
新华社太原6月11日电(李国利、朱霄雄)6月11日2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一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还记得从深圳首航南极前的约定吗?待到簕杜鹃盛放时,“雪龙”兄弟凯旋,与深圳市民分享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的艰险和荣光。6月8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主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广电集团协办的“世界海洋日”系列活动,将献上丰富生动的海洋文化大餐,助力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其中就包括深圳特区报读特APP及深圳广电《第一现场》直播“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专访等精彩节目。
新华社西宁6月8日电(记者王艳)6月8日,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河西农场,经过4天插秧,海水稻的试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8亩。这是海水稻首次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试种植。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郭香玉)记者6月8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恢复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20年来红树林面积增加7000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55%的红树林湿地纳入保护范围,远高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
5月28日,海南省检察机关首个海洋生态资源修复基地在文昌市挂牌设立,旨在加强涉海各单位协同合作,共同开展海洋执法、海洋公益诉讼、海洋法治宣传、海洋生态修复等工作,逐步构建海洋生态保护工作体系,更好服务保障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洋强省战略。
近日,自然资源部、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的“海洋中小企业投融资在线路演和培训系列活动”圆满收官。据悉,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决策部署,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助力海洋中小企业复产达产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落实双方《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具体举措。
5月30日,浙江省文物局、余姚市政府和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井头山遗址的发现,把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发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比河姆渡文化还要早1000年,对研究海洋与环境变化方面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