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6天东海航行试验,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顺利完成各项船舶性能、系统和设备功能测试,于6月15日返回上海。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发布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调整名单,自然资源部所属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入列。
尽管坐拥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海南海洋经济发展仍举步维艰,海洋经济总量与其海洋大省的地位仍不匹配。2018年海南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为0.14万亿元,仅占同期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8.34万亿元的约1.7%,而同期广东和山东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已达1.96万亿元和1.6万亿元。海南海洋经济产业链较短,在以发展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牧场、海洋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业态上未能使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衔接,产业规模和带动效应尚未形成。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海南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政策优势,做好海南海洋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据英国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近日公开的一项环境学最新报告,美国科学家团队在加州蒙特雷湾深海区内,发现可能存在一个大型海洋塑料微粒库,这可能是现在最大的塑料微粒库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海风徐徐,送来了大海的问候;涛声阵阵,吸引了人们将目光投向美丽海洋。6月6日,以“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2019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三亚启幕。各界人士齐聚一堂,领略蓝色魅力,汲取“海洋人物”的力量。
6月6日,2019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海南三亚举行。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出席活动并致辞。海洋日活动组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的代表及沿海省份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珍惜海洋资源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旨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节约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为保护蓝色家园做出贡献。
6月5日,由自然资源部、共青团中央、海军政治工作部主办的第11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总决赛在海南省三亚市成功举办,经过“旗开得胜”“狭路相逢”“激流勇进”和“主题演说”4个环节角逐,产生了“南极奖”“北极奖”和“大洋奖”3项大奖。尹建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