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太平洋海域执行大洋科考任务的“海洋六号”综合科考船近日通过搭载的深海遥控潜水器“海马号”,在海山区复杂的地形环境中首次获取330公斤富钴结壳样品,刷新单次取样纪录。
9月26日,我国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项目连续建造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标志着该船建设进入连续建造阶段,相关加工、生产、安装、调试等将陆续展开,计划于2019年年初交付,并于中国第10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投入使用。据悉,该船拟命名为“雪龙2”号。
《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6》24日在浙江温州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海洋发展论坛上发布,该报告显示,我国海洋科技投入效率呈现“东高、北高、南低”,青岛居首。
“‘向阳红06’船来了!”当地时间9月20日,这一消息在“向阳红03”船上传开。在茫茫东太平洋上“孤独”作业了30多天后,另一艘祖国科考船的到来让科考队员兴奋不已。
9月1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在中船重工武昌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开工建造。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杜刚出席开工仪式并讲话。来自项目建设方、中国船级社以及船舶设计、建造、监理、配建、项目管理和招标代理等单位的负责人或代表参加了开工活动。
今年第18号台风“泰利”自9月11日晚加强为台风后,在移动过程中强度持续增强,预计最强可达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利用我国自主海洋动力环境卫星HY-2A对其进行了持续的监测。
当地时间9月4日,东太平洋海域浪高3米左右,中国大洋45航次科考队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将6000米级自返式水下影像和取样系统回收至“向阳红03”船。
9月5日,《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在青岛通过专家评审。《报告》显示,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的巨大成就。而青岛作为老牌海洋强市,表现尤为突出,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均高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