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初步构建智能网格海洋预报业务格局,主要业务范围由中国近海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域延伸。这是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发展规划。
5月29日,由国家海洋局、共青团中央、海军政治工作部主办,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海洋出版社、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第11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总决赛在海南三亚启幕。
日前,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消息称,今年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开局平稳,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海洋新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持续转换,海洋对外贸易基本平稳,海洋资源集约利用力度进一步加大。初步估算,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近1.9万亿元,同比增长6.6%,海洋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支持的“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过程的多尺度调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2016YFA0601200)项目在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召开了2019年度项目学术研讨会暨夏季航次协调会。项目责任专家、项目专家组专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专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办”)工作人员,以及项目承担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相关管理人员、项目骨干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为更好地履行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新“三定”职责,做好北海区海洋生态修复、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5月24日,北海局在青岛召开渤海典型生态系统监测试点暨生态修复研讨会。
日前,自然资源部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海洋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开局平稳,初步估算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近1.9万亿元,同比增长6.6%,海洋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5月25 ~26日,第一届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论坛在山东日照举行。本次论坛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与会代表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了积极探讨。
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国家相继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了领海基本制度。然而,直到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通过,我国还只有1958年发布的一份领海声明,也未公布领海基点、基线。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意识到,要想更好地行使国家对领海的主权及对毗连区的管制权,有效维护海洋权益,以国内立法的形式建立领海及毗连区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中国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科考队员28日在马里亚纳海沟南侧海山发现了近10片五彩斑斓的珊瑚林。林内各种珊瑚和柱星螅等集聚生长,犹如“海底花园”一般,实属罕见。 当日,“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从一座海山的东侧半山腰开始往上爬,对底栖生物与岩石进行调查及取样。在约880米深度,“发现”号实时回传的高清视频画面中出现了一片色彩斑斓的“海底花园”,有金柳珊瑚、丑柳珊瑚、棘柳珊瑚、黑珊瑚、柱星螅等,还有海绵、蛇尾、铠甲虾等在珊瑚林间生长。 在随后“登山”过程中,“发现”号又发现了多处类似的“海底花园”。虽然面积都不大,但与其他只有零星生物的地方相比,显得蔚为壮观。 “深海珊瑚林多见于南北纬30度至两极,正在调查的这座海山位于北纬10度的寡营养海域,形成如此色彩斑斓的多片珊瑚林非常罕见。”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奎栋说。 据介绍,南北纬20度以内的西太平洋海域远离大陆,没有陆源的营养盐补充,同时水体常年上热下冷,上下水体基本不交换,导致底层丰富的营养盐上不来,因而被称为寡营养海域。 专家分析其原因说,一方面,“发现”号调查的区域位于海山迎流面,此处洋流复杂,且流速较大,底层洋流将富含有机物的“海洋雪”带到这里,为滤食性生物珊瑚带来了丰富食物;另一方面,这座海山的底质环境稳定,有利于珊瑚、海绵等生物的附着、生长和长期汇聚,而它们又可为蛇尾、海百合、铠甲虾等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海山又称海底山,是指海底高度超过1000米,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隆起。 “科学”号正在执行的是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态系统科学调查”航次任务,于5月18日从青岛起航,计划6月23日返回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