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为您推荐

海底两万里

¥ 54.60

从太空探索海洋:卫星海洋学非凡应用

¥ 384.00

合成孔径雷达海洋涡旋探测

¥ 182.40

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图集Ⅹ

¥ 116.00

国际海洋生态监测与评估报告

¥ 134.40

太子河辽阳城区段常见浮游生物图谱及生态现状

¥ 54.40

首页 > 海洋书城 > 海洋科技类 > 极地大洋

北极海域海洋生物和生态考察

定 价: ¥ 138.00

会员价: ¥ 117.30

4620

浏览次数

作者: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27-9434-7

装帧:平装

页数:300

版次:B1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97.00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了极地专项实施以来北极海洋生物和生态考察的成果,并结合历次考察的数据,对北极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征和变动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本书可能对实施工作总结不够,得到的一些科学认识不够深刻,敬请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

第1章 总论 ( 1 ) 

第2章 北极海洋生物和生态考察意义和目标 ( 4 ) 

 2.1  考察背景和意义 ( 4 ) 

 2.2  考察的简要历史回顾 ( 5 ) 

 2.3  考察海区概况 ( 5 ) 

  2.3.1  白令海 ( 6 ) 

  2.3.2  楚科奇海 ( 6 ) 

  2.3.3  北冰洋 ( 6 ) 

 2.4  考察目标 ( 6 ) 

第3章 北极海洋生物和生态考察主要任务 ( 8 ) 

 3.1  考察区域、断面、站位及路线 ( 8 ) 

  3.1.1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 ( 8 ) 

  3.1.2  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 ( 1 0 ) 

 3.2  考察内容 ( 1 1 ) 

  3.2.1  基础环境参数 ( 1 1 ) 

  3.2.2  微生物多样性 ( 1 1 ) 

  3.2.3  微微型和微型浮游生物群落 ( 1 1 ) 

  3.2.4  浮游生物群落 ( 1 1 ) 

  3.2.5  海冰生物群落 ( 1 2 ) 

  3.2.6  底栖生物群落 ( 1 2 ) 

  3.2.7  大型藻类 ( 1 2 ) 

  3.2.8  资源种类调查 ( 1 2 ) 

 3.3  考察设备 ( 1 2 ) 

  3.3.1  叶绿素荧光计 ( 1 2 ) 

  3.3.2  高通量测序仪 ( 1 2 ) 

  3.3.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 ( 1 3 ) 

  3.3.4  浮游植物分级联滤系统 ( 1 3 ) 

  3.3.5  T r i -C a r b2 9 0 0 T R液体闪烁计数仪 ( 1 3 ) 

  3.3.6  现场初级生产力培养器 ( 1 3 ) 

  3.3.7  流式细胞仪 ( 1 4 ) 

  3.3.8  营养盐自动分析仪 ( 1 4 ) 

  3.3.9  切向流超滤系统 ( 1 5 ) 

  3.3.1 0  浮游植物网 ( 1 5 ) 

  3.3.1 1  大型浮游动物网和北太平洋分层网 ( 1 5 ) 

  3.3.1 2  浮游动物多联网 ( 1 5 ) 

  3.3.1 3  底栖生物采集工具 ( 1 6 ) 

  3.3.1 4  低速离心机 ( 1 6 ) 

  3.3.1 5  解剖镜 ( 1 6 ) 

  3.3.1 6  3 D解剖镜 ( 1 7 ) 

  3.3.1 7  生物显微镜 ( 1 8 ) 

 3.4  考察人员及分工 ( 1 9 ) 

 3.5  考察完成的工作量 ( 1 9 ) 

 3.6  考察航次 ( 路线)及考察重大事件介绍 ( 2 1 ) 

第4章 北极海洋生物和生态考察获取的主要数据与样品 ( 2 3 ) 

 4.1  数据 ( 样品)获取的方式 ( 2 3 ) 

  4.1.1  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 ( 2 3 ) 

  4.1.2  微微型和微型浮游生物 ( 2 3 ) 

  4.1.3  大中型浮游动物 ( 2 3 ) 

  4.1.4  底栖生物 ( 2 4 ) 

  4.1.5  微生物和大型藻类 ( 2 4 ) 

 4.2  获取的主要数据或样品 ( 2 4 ) 

 4.3  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 ( 2 5 ) 

  4.3.1  标准方法 ( 2 5 ) 

  4.3.2  考察人员培训 ( 2 5 ) 

  4.3.3  仪器设备 ( 2 6 ) 

  4.3.4  数据记录 ( 2 6 ) 

 4.4  北极考察数据总体评价情况 ( 2 6 ) 

第5章 北极海洋生物和生态考察要素分析与评估 ( 2 7 ) 

 5.1  各考察要素的分析和认识 ( 2 7 ) 

  5.1.1  基础环境参数 ( 2 7 ) 

  5.1.2  微生物多样性的分析与评价 ( 5 2 ) 

  5.1.3  微微型和微型浮游生物群落 ( 1 0 7 ) 

  5.1.4  浮游生物群落的分析与评价 ( 1 2 8 ) 

  5.1.5  海冰生物群落的分析与评价 ( 1 4 3 ) 

  5.1.6  底栖生物群落的分析与评价 ( 1 6 6 ) 

  5.1.7  大型藻类的分析与评价 ( 2 3 7 ) 

  5.1.8  资源种类的分析与评价 ( 2 6 3 ) 

 5.2  主要成果总结 ( 2 7 4 ) 

第6章 北极海洋生物和生态考察的经验与建议 ( 2 7 6 ) 

 6.1  考察取得的重要成果 ( 2 7 6 ) 

 6.2  海洋生物和生态考察对专项的贡献 ( 2 7 6 ) 

 6.3  考察获取的经验 ( 2 7 7 

  6.3.1  顶层设计严谨 ( 2 7 7 ) 

  6.3.2  强化质量控制和管理 ( 2 7 7 ) 

  6.3.3  各单位优势互补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 2 7 8 ) 

  6.3.4   后勤保障有力 ( 2 7 8 ) 

 6.4  考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 7 8 ) 

 6.5  对未来北极科学考察的建议 ( 2 7 9 ) 

参考文献 ( 2 8 0 ) 

附件

 附件一 北极科学考察生物生态各要素作业站位表 ( 2 8 3 ) 

 附件二 北极科学考察生物生态各要素作业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 ( 2 9 3 ) 

 附件三 北极科学考察生物生态各要素外业考察工作量 ( 2 9 4 ) 

 附件四 北极科学考察生物生态各要素考察数据一览表 ( 2 9 5 ) 

 附件五 北极科学考察生物生态各要素成果图件一览表 ( 2 9 6 ) 

 附件六 北极科学考察生物生态研究成果一览表 ( 2 9 7 ) 

精彩书摘

北极是地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响应最敏感的区域。研究表明,近150年来北极地区气温的升高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 3倍,气温的持续升高最直接的影响是北极地区海冰覆盖面积的不断缩减。北极海冰的厚度和分布直接反馈于北极海洋生物群落的变化,随着北极海冰覆盖面积的减少,北冰洋生态系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2012年极地专项实施以来,我国组织了第五次和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挪威海等海域开展了包括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微生物、微微型和微型浮游生物、大中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大型藻类、海冰生物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现场考察和实验研究。通过这些调查的实施,可为研究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时空变化规律,阐明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对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和反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认识和评估北极海洋生物资源潜力,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读者评论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