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为您推荐

社会心理学导论

¥ 70.40

海底两万里

¥ 54.60

太子河辽阳城区段常见浮游生物图谱及生态现状

¥ 54.40

国际海洋生态监测与评估报告

¥ 134.40

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图集Ⅹ

¥ 116.00

合成孔径雷达海洋涡旋探测

¥ 182.40

首页 > 海洋书城 > 教材类 > 职业培训教材

家庭教育专业指导简明教程

定 价: ¥ 66.00

会员价: ¥ 46.20

1634

浏览次数

作者:全国妇联人才开发培训中心 中华女子学院 组织编写

出版日期:2019-04-25

ISBN:978-7-5210-0245-4

装帧:平装

页数:328

版次:B1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各有侧重。上篇从多个学科角度出发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家庭学科基础、婚姻、家庭关系、家庭伦理与道德、家庭与法律、家庭中儿童成长、家庭健康运动等;下篇则从不同方面对家庭教育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基础知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与父母的关系、家庭中的性教育、家庭中的安全教育、家庭中的男性角色、特殊类型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家庭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任务和基本技能等。

目录

第一章 家庭学科的基础知识 1

第一节 家庭学科的基本概念 1

一、家庭学科的教学历史进程 1

二、家庭学科的基本概念 3

三、建立家庭学科的重大意义 6

第二节 家庭学科的主要内容 7

一、家庭学科理论基础内容 7

二、家庭学科实践基础内容 9

第三节  家庭学科教育的主要内容 11

一、家庭学科与家庭教育指导的关系 11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12

本章总结 15

思考题 15

第二章  婚姻的基础知识 16

第一节  结婚的条件 16

一、结婚的必备条件 17

二、结婚的禁止条件 18

三、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19

第二节  结婚的程序 22

一、结婚的必经程序——结婚登记 22

二、结婚的选择性程序 24

第三节  恋爱中的法律问题 25

一、恋爱双方的财物赠与 25

二、同居的法律后果 26

三、恋爱暴力 28

本章总结 28

思考题 29

第三章  家庭关系基础知识 29

第一节  家庭关系概述 29

一、家庭关系是亲属关系 29

二、家庭关系是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关系的亲属关系 30

第二节 夫妻关系 31

一、夫妻人身关系 31

二、夫妻财产关系 34

第三节  父母子女关系 40

一、父母子女关系的类型 40

二、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3

第四节  祖孙关系 45

一、祖孙间抚养、赡养关系 45

二、祖孙间继承关系 46

第五节  兄弟姐妹关系 46

一、兄弟姐妹间的扶养关系 46

二、兄弟姐妹之间的继承关系 48

第六节  婆媳、翁婿关系 48

一、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负有协助赡养义务 48

二、丧偶儿媳、女婿对公婆的继承关系 49

本章总结 49

思考题 50

第四章  家庭与法律 52

第一节  婚姻法 53

一、婚姻法概述 53

二、婚姻法基本原则 54

三、婚姻法主要内容 56

第二节   继承法 56

一、继承法概述 57

二、遗产的概念和范围 59

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60

四、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61

第三节  未成年人保护法 62

一、我国未成年人概念及基本状况 62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63

三、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65

第四节  妇女权益保障法 68

一、我国妇女基本状况 68

二、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其基本原则 68

三、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的法律保障 72

第五节  残疾人保障法 74

一、我国残疾人的概念和基本状况 74

二、我国残疾人的分类分级 75

三、残疾人保障法及其基本原则 76

四、家庭对残疾人的扶助和保护 77

第六节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78

一、老年人的概念及我国老年人状况 79
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其基本原则 79
三、老年人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80
四、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与扶助 81
第七节  反家庭暴力法 82
一、家庭暴力概念及分类 83
二、反家庭暴力法的基本原则 84
三、反家庭暴力法的主要内容 85
四、预防和处置家庭暴力的专门制度 87
本章总结 89
思考题: 90
第五章 家庭伦理道德基础知识 90
第一节  家庭建设 90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中的德智体美 91
第三节  家教、家风、家训、家庭名誉 93
一、颜氏家训: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94
二、朱子家训:对孩子生活的各方面予以规范 94
三、 95
第三节  夫妻的道德规范 96
第四节  尊老爱幼 98
第五节  社会文化冲突中的家庭责任 100
本章总结 101
思考题 101
第六章  家庭中的儿童成长 102
学习目标 102
第一节  婴儿的成长(0—3) 102
一、婴儿的发展特点 103
二、婴儿的家庭基本看护和早期教育 108
第二节  幼儿的成长(3—6) 111
一、幼儿的成长特点 111
二、幼儿的家庭基本看护和早期教育 115
第三节  学龄初期儿童的成长(6—12) 118
一、学龄初期儿童的成长特点 119
二、学龄前期儿童的家庭基本看护和教育指导 120
第四节  青少年的成长(12—18) 121
一、青春期的成长特点 121
二、青春期的家庭教育指导 123
第五节  家庭中的儿童权利 125
一、儿童权利概述 125
二、我国家庭儿童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127
三、我国家庭儿童权利保护对策 128
思考题 130
第七章  老年人的居家照护 131
第一节  老年人的居家照护基础 131
一、老年人居家照护的基础知识 132
二、家庭适老化改善老人居住环境 134
第二节 构建保姆式养老中的和谐代际关系 135
一、保姆式养老的源起 135
二、代际支持与代际冲突 136
三、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 138
第三节 关爱作为家庭照顾者的老人 138
一、老老照料的现状 139
二、家庭照顾者的需求与社会支持 139
本章总结 140
思考题 141
第八章  家庭礼仪基础知识 142
第一节  家庭礼仪的相关概念及原则 143
一、家庭礼仪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143
二、家庭礼仪的建立原则 143
第二节  夫妻之间的礼仪 144
一、互相尊重 144
二、互相关心 145
三、互相宽容 146
四、保持良好的仪表 146
五、礼貌用语不能少 146
第三节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礼仪 146
一、学龄前的亲子礼仪 146
二、青春期的亲子礼仪 148
三、成人后的礼仪 149
第四节 与配偶父母之间的礼仪 151
一、婆媳相处之间的礼仪 151
二、翁婿之间的礼仪 152
第五节  家族成员之间的礼仪 152
一、家族聚会时的礼仪 152
二、同辈之间的礼仪 153
三、升学、新生命诞生和成员生病时的礼仪 153
第六节 日常家庭生活礼仪 153
一、祖孙长幼常用礼仪 153
二、家务劳动涉及的礼仪 154
三、家庭馈赠和祝贺礼仪 154
本章总结 156
第九章 家庭健康基础知识 156
第一节 家庭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156
一、家庭健康的概念与特征 157
二、家庭健康的标准 158
三、健康的评估标准 160
第二节  家庭健康的主要内容 162
一、健康的家庭环境 162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 163
三、健康的心理状态及家庭关系 163
四、饮食健康 165
五、家庭计划 166
六、性与生殖健康 168
七、常见病预防与处置 168
第三节 家庭健康管理与社区健康 171
一、家庭健康管理 171
二、社区健康 173
本章总结 176
思考题: 176
第十章 家庭居住与环境 177
第一节 家居环境的概念 178
一、住宅的分类 178
二、居住空间的风格 180
三、家居环境的未来趋势 182
第二节 舒适的居住 183
一、满足五感的体验 183
二、搭配适合的家居产品 187
第三节 居住中的人际关系 195
一、家庭居住类型及需求 195
二、利用空间功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196
三、家庭活动策划 198
第四节 居住安全 199
一、家居电气安全 199
二、特殊成员的安全 199
三、家居设施维修及保养 200
本章小结 201
思考题: 201
第十一章  家庭服装文化 201
第一节  服装的分类与穿着礼仪 202
一、服装的分类 202
二、服装的穿着礼仪 202
第二节  服装的选购与搭配 203
一、必备单品选购与搭配 203
二、整理衣橱,淘汰服装的基本原则 205
第三节  服装的色彩与风格 205
一、服装的色彩 205
二、服装的风格与潮流 206
第四节  服装的防护性与舒适性 206
一、了解不同的纺织纤维 206
二、织物的特性与身体的舒适性 207
三、服装的防护性 207
第五节  对不同材质的衣物养护与收纳 208
一、不同材质服装的基本洗涤与收纳常识 208
二、干洗服装的注意事项 211
本章总结 211
思考题 211
第十二章  家庭营养学基础知识 212
第一节  人体的营养需求 213
一、蛋白质 213
二、碳水化合物 214
三、脂类 216
四、维生素 218
五、矿物质 221
六、水 224
七、食品中的保健成分 225
第二节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225
一、天然食品的营养价值 225
二、加工食品的营养价值 230
第三节 不同家庭成员的营养关注 231
一、备孕和孕期 231
二、哺乳期和0—6月婴儿期 233
三、7—24个月婴幼儿期 235
四、儿童少年期 237
五、老年期 239
六、健康成年人 240
第四节  家庭营养配餐基本要点 242
一、家庭营养配餐的概念 243
二、合理安排各类食物 243
三、家庭健康烹调要点 243
四、家庭营养餐示例 245
本章总结 245
第十三章  家庭经济基础 247
第一节  家庭经济学概述 248
一、家庭经济学内涵 248
二、家庭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49
第二节  家庭财务管理 251
一、家庭会计 251
二、家庭财务健康诊断指标 254
第三节  家庭理财、原则及技能 257
一、家庭理财 258
二、家庭理财的基本原则 258
三、家庭理财技能 261
本章总结 263
练习与思考 264
第十四章 家庭中的健康运动 263
第一节 运动(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关系 263
第二节 分年龄段运动指导 265
一、婴幼儿运动指导(0—5岁) 265
二、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指导(5-17岁) 266
三、成年人运动指导(18-64岁) 267
四、老年人运动指导(65岁以上) 269
第三节 家庭中特殊人群运动 271
一、怀孕女性 271
二、产后女性 272
三、慢性病患者 273
本章总结 276
练习思考题 276

第十五章 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 2
学习目标: 2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 2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4
第二节  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概要 5
一、我国古代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 5
二、当代家庭与家庭教育发展 7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法律与政策 9
一、我国家庭教育的相关法律和政策 9
二、国外家庭教育的相关法律和政策 13
第十六章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2
第一节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家校合作 2
一、家校合作的内涵 2
二、家校合作的分类 3
三、国内家校合作现状与问题 4
四、世界家校合作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7
第二节 学校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主渠道 10
一、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10
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内容 11
三、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师资培养 12
第三节  建立平等的家长学校 14
一、家长学校在我国的发展 14
二、当前家长学校现状分析与问题 17
三、构建高质量家长学校的策略 19
第十七章  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 1
第一节 社区教育与社区家庭教育 1
一、社区与社区教育的内涵 1
二、社区家庭教育 2
第二节 社区与学校、家庭合作是推进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 5
一、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家庭教育的新格局 5
二、社区家庭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6
三、社区家庭教育的发展对策 7
第三节 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开发策略 9
一、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区为平台的教育共同体 9
二、建立高质量的社区家长学校 10
第十八章  家庭教育与父母的关系 326
第一节 对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及父母素质 326
一、父母教育的类型 327
二、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327
三、父母素质与家庭教育 328
第二节  父母的教养责任 329
一、提供早期情绪、情感的联系 330
二、提供安全感 330
三、提供行为及态度的榜样 330
四、提供生活经验 330
五、塑造孩子行为 331
六、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 331
第三节  家庭文化建设与对父母的教育 331
一、家庭的价值观 331
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 331
三、家庭中的行为规范 332
四、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332
本章总结 332
思考题 332
第十九章  家庭性教育 333
学习目标 333
第一节  家庭性教育概述 333
一、全面性教育 333
二、理解儿童的性发展 334
三、家庭性教育内涵 334
四、家庭性教育的年龄定位 335
五、家庭性教育的相关理论 335
第二节  家庭性教育主要内容 337
一、0~6岁儿童家庭性教育内容 337
二、6~12岁儿童家庭性教育内容 339
三、12~18岁儿童家庭性教育内容 342
第三节  家庭性教育原则与方法 345
一、家庭性教育原则 345
二、家庭性教育方法 347
本章小结: 348
思考题: 348
第二十章  家庭安全教育的基本理论 349
教学目标: 349
第一节 家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349
第二节  构建全面的家庭安全体系 350
一、提高家庭成员的安全意识、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 350
二、制定家庭内的“安全家规” 350
三、拥有管理家庭安全的能力 350
第三节  安全教育要与时俱进 351
第四节  家庭安全教育的内容 351
一、与陌生人的接触原则 351
二、身体安全教育 352
三、居家生活安全 352
四、出行安全 353
五、生命教育 354
六、家庭急救知识 355
第五节 家庭安全教育的方法 359
一、故事法 359
二、游戏法 360
三、童操法 360
四、境教法 361
本章总结: 361
思考题: 361
第二十一章  家庭中的男性角色 363
学习目标: 363
第一节  家庭与男性之道 363
第二节  子道与家庭 364
一、子道的阐释 364
二、子道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364
三、子道建构的三个阶段 364
四、优化子道,和谐家庭 365
五、避免子道误区 366
第三节  夫道与家庭 366
一、夫道的阐释 366
二、夫道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366
三、夫道建构的四个维度 367
四、优化夫道,和谐家庭 367
五、避免夫道误区 368
第四节  父道与家庭 368
一、父道的阐释 368
二、父道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369
三、父道建构的五角模型 369
四、优化父道,和谐家庭 370
五、避免父道误区 371
本章总结 371
思考题 372
第二十二章 特殊类型的家庭教育 373
第一节   流动人口家庭、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的家庭教育 373
一 、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育 373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374
三、贫困家庭的家庭教育 375
第二节   单亲、隔代家庭及收养儿童的家庭教育 376
一、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 376
二、隔代家庭的家庭教育 377
三、 收养儿童的家庭教育 378
第三节  富裕家庭、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 379
一、富裕家庭子女教育 379
二、  智力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 380
第四节  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 381
一、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教育特点 381
二、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要点 381
本章总结 382
思考题 382
第二十三章  青少年问题的家庭教育解决 383
学习目标: 383
第一节 青少年期生命任务和青少年问题 383
第二节 青少年问题的成因分析 384
一、青少年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 384
二、青少年问题产生的客观因素 385
第三节  青少年问题的家庭教育和预防 386
一、针对一般青少年的家庭教育 386
二、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教育 388
三、 正确对待孩子“追星” 391
四、引导孩子与异性的正常交往 392
本章总结: 394
练习题: 395
第二十四章  家庭教育的方法 396
学习目标: 396
第一节  榜样示范法 396
第二节  启发诱导法 397
一、启发诱导法的含义 397
二、启发诱导法的具体应用 398
第三节  实践锻炼法 398
一、实践锻炼法的含义 399
二、实践锻炼法的应用 399
第四节  环境陶冶法 400
一、环境陶冶法的含义 400
二、环境陶冶法的具体做法 400
第五节  健康心理培育法 401
一、健康心理培育法的含义 401
二、健康心理培育法的实施措施 401
第六节  学习指导法 402
一、学习指导法的含义 403
二、学习指导法的具体体现 403
第七节  自我教育法 404
一、自我教育法的含义 404
二、自我教育法的具体实施 404
第八节  表扬鼓励法 405
一、表扬鼓励法的含义 405
二、表扬鼓励法的具体应用 405
第九节  说服教育法 406
一、说服教育法的含义 406
二、说服教育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407
第十节  暗示提醒法 408
一、暗示提醒法的含义 408
二、暗示提醒法的具体应用 408
本章小结 409
思考题 409
参考文献 409
第二十五章  开展有效的心理素质训练 410
学习目标: 410
第一节  注意力训练方法 410
一、了解注意力 410
二、培养注意力 411
      第二节 自信心训练方法 413
一、了解自信心 414
二、培养自信心 415
第三节  空椅子技术 417
一、了解空椅子技术 417
二、空椅子技术对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 418
第四节  冥想法 419
一、了解冥想法 419
二、正念冥想训练法 420
第五节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421
一、家庭治疗模式的关键词 421
二、家庭治疗对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 424
本章总结 425
第十二章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任务和基本技能 429
学习目标: 429
第一节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429
第二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责与任务 431
一、积极学习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展个性化的服务 431
二、积极与家长探讨教育理念,敏锐发现家庭教育困境 432
三、及时进行过程和结果评估 432
四、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433
第三节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基本技能及工作方法 434
一、走访家庭建立家庭指导档案 435
二、与每个家庭建立良好的指导关系 435
三、识别个人心理问题 436
四、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咨询 438
五、组织家庭委员会等各类活动 439
本章小结 440
思考题 440

精彩书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民对家庭生活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解决家庭矛盾为我国的家庭生活指导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本书由长期从事家庭、妇女儿童方面的相关研究的孙晓梅教授主编,主要通过介绍家庭学中婚姻、家庭关系、家庭伦理道德基础、家庭礼仪、家庭健康和家庭中的性教育等内容让读者对家庭相关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还介绍了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其中主要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方法以及特殊家庭与问题家庭的教育方法,并且提供了家庭教育的具体方法以及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技能等。本书学科体系完整、知识架构清晰、分析深入详细、数据与时俱进。主要适用于高等院校教育专业家庭教育方向学生。

读者评论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