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洋动态 > 新闻详情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CJ10底质航次胜利返航 近5000米水深获取5.33米底质柱状样 2017-07-25

5410

浏览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CJ10底质航次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牵头,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及厦门大学参与实施,经过56天的外业调查,“海测3301”船搭载调查队伍于7月12日顺利返回广州母港,任务圆满完成。

此次调查区域位于西太平洋,纵跨马里亚纳海沟,主要针对海底底质和底栖生物进行系统调查,目的在于揭示该区域海底沉积物、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的种类及分布特征、古生物分布规律、悬浮体浓度成分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掌握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多样性特点和分布格局等,研究古海洋、古气候变化和马里亚纳海沟的构造演化、板块运动等,为地球科学研究和今后深远海开发“人地和谐相处”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本航次调查区覆盖面积31万平方千米,区域内地形起伏剧烈,一些站位海底地形陡峭,海流复杂汹涌,坚硬的基岩广布,表层沉积物覆盖薄,水深变化较大,从出露水面的岛屿到万米水深均有分布,给外业采样增加了极大的挑战。调查队员们迎难而上,利用国产采样器在20多个站位采集到了珍贵的岩石样品,最深采样深度达5000多米,标志着我国自主海洋调查设备制造技术的渐趋成熟。本次调查累计收放表层及柱状取样器近200次,获取143站底质样品,取得柱状样13根,其中最长柱状样品长达5.33m。此外,还完成了41 个站位的悬浮体调查,1个沉积物捕获器布放;进行了12个站位的大型底栖生物调查和6个站位的小型底栖生物调查,并完成1个站位的底栖生物拖网。本航次还吸纳了民营企业参与,如绞车保障及甲板作业等,这种合作运作方式,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国内优势力量专注于一个任务的实施,更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同时细化分工,促进了国内海洋调查整体实力的提升。

本次调查航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展大洋调查的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深海大洋调查经验,锻炼了调查队伍,摸索出一条安全、快速及高效完成大洋调查任务的运作模式,为今后开展类似大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 罗茜 陈亮 来源: 国家海洋局 发布时间: 2017-07-25

热门新闻榜 更多

视频专区 更多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