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洋动态 > 新闻详情

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借助“海上丝路”优势创新发展海洋文化 2019-03-11

5878

浏览

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来自福建省泉州市。作为我国海洋文化发源地之一,泉州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确立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那么,像泉州这样的“海上丝路”沿线城市,如何借助“海上丝路”优势,推进海洋文化创新发展,骆沙鸣带来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保护海洋文化强化基础研究

“海洋文化为沿线城市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文化传承和思想支撑;海上丝绸之路为海洋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沿线地区应充分借助‘海上丝路’优势,加强交流与合作,推进海洋文化创新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海洋文化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强。”骆沙鸣说。

他指出,“要大力挖掘海丝沿线城市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重点突出不同地区的人文特色和本土特色,形成开放发展的合力。”以泉州为例,泉州沿海“蚁山-音楼山-庵山-富国墩”等宝贵的海洋文化遗址,反映了泉州先民的早期海洋生产生活,也反映了“和平和谐、开放开拓、包容共生”的海洋文化特质,这种海洋文化特色应该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传承。

推动海洋文化创新发展,离不开海洋基础研究的支撑和保障。骆沙鸣建议,应当依托我国高校、博物馆、研究所等学术研究机构网络,打造集聚海丝沿线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平台和海丝学术研究基地,持续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精神高度的海洋文化研究成果。

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通过海洋文化优势促进生态人文旅游,实现经济内生动力集聚,再创实现互联互通互动和共建共享共荣的先发优势。”骆沙鸣认为,沿线地区可通过共同举办海丝国际艺术节、海丝城市主题互动展、海上丝绸之路论坛、妈祖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的海洋文化特色活动,最大限度吸引各方游客,使海丝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感召力最大化。

“随着我国海洋文化建设领域的不断扩展,其范围已涉及海洋经济、海洋旅游、海洋科普研究、海洋文化历史遗产保护等诸多方面,因此,推进海洋文化创新发展是时代命题。”骆沙鸣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海丝沿线地区间的文化产业融合,取长补短,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向高端化、智造化、文创化发展。”如加快在“海上丝路”沿线城市建立海洋文化创意园区、产业园区,通过各地区文化优势的产业融合,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深化“泉州学”研究助力海洋文化建设

此次,骆沙鸣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题为《深化‘泉州学’研究,加快海丝先行区建设的若干思考》的大会发言。

历史上,泉州作为对外交通的大港,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综合体,进而成为一门研究泉州地域历史文明的学科,即“泉州学”。

“‘泉州学’中有丰富的海洋、海权、海防、海神、海商思想。”骆沙鸣表示,要通过研究“泉州学”,推动在“一带一路”语境下的海洋族群迁徙等文化影响研究,推动中华海洋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创新。

古泉州开创的和平友好自由航海贸易之路,也是连接东西多元文化包容互鉴交流之路。通过研究,能够深刻诠释海上丝绸之路当代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由来和“一带一路”倡议和平发展的价值。

“‘泉州学’应当放置于中华文明形态变迁发展及世界海洋文明历史进程的视野中来研究。”骆沙鸣说,在“泉州学”的研究中,要进一步打造泉州海丝文化品牌——文化遗产品牌、文艺创作品牌、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业品牌、学术研究品牌等,树立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推动我国海洋文化产业不断守正创新与开放发展。

作者: 孙安然 来源: 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 2019-03-11

热门新闻榜 更多

视频专区 更多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