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洋动态 > 新闻详情

中国南极中山站成长记 2020-03-02

6467

浏览

极光下的空间物理观测栋。

2020年2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31岁“生日”。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在东南极建立了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国南极考察站——中山站。这是继中国南极长城站之后的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重心开始由西南极向东南极转移。此后,我国以中山站为基地,先后建立了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泰山站,不断拓展南极科考的领域和范围。

位于站区中心位置的红色综合楼,建筑面积1710平方米,是全站最大的单体建筑;在它的左前方,是已经作为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的老主楼……从零起步,如今的中山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南极拉斯曼丘陵上,共同组成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科技小镇”。

突破围困终建站

1987年,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组织专家就我国在南极大陆建设新站选址进行研讨,提出了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建站的方案。1988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相关报告和中山站建站方案。

1988年11月20日,“极地”号科学考察船载着中国南极考察队踏上征途。 经过了1个多月航行,“极地”号抵达南极浮冰区。面对篮球场大小的浮冰块,“极地”号毫不畏惧,高歌猛进。

但意外发生了。破冰航行过程中,“极地”号船艏左侧钢板被大冰块撞出了一个大洞,情况危急!“极地”号急忙停车,放下小艇观察,发现在船艏左侧吃水线处,出现一个椭圆形窟窿。所幸“极地”号是双层钢板,海水没有灌进船舱。此后,“极地”号放慢速度,继续前行。

几天后,考察队安全通过高密度浮冰区,抵达南极拉斯曼丘陵建站预选区的陆缘冰前沿。考察队首先用直升机送部分队员上岸,在满地顽石的山岗上,平整出了相对平坦的长条地块,挖出了百余个地基坑。

随着气温上升,大片海冰出现了裂痕,浮冰逐渐漂走。见此情景,“极地”号加大马力,擦着陡峭的海冰向前航行。此时,“极地”号离岸边已不到400米。但是,就在这几百米的冰面上,却充斥着大小不一的冰丘,将船体堵截在岸线外,致使建站物资难以卸运。

冰情瞬息万变,一幕让人心惊的情景呈现在队员们眼前:在“极地”号左舷不远处,几座冰山在翻身,原本压在水下的冰块,弹射向船体,有的仅距离船身不到3米。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考察队制订了3套方案:如果冰情减弱,船只伺机突围;如果冰崩持续危及船只安全,全体人员弃船上岸;如果船只长期被困,全体人员随船越冬。同时,为防止意外,部分人员撤离上岸,并着手建站前期工作。

大家在浮冰之间搭上木板,每踏一步,都非常小心,以免跌落冰海。几天后,浮冰逐渐有了松动的迹象,“极地”号缓缓移动,紧挨着冰山航行。1989年1月22日,“极地”号终于脱困。

1989年2月26日,考察队员们顶住了超强的作业压力,在东南极大陆成功建立中山站。从此,醒目的红色建筑群、成排的大油罐耸立在拉斯曼丘陵。1989年2月27日,“极地”号破浪北归,留下了20名越冬考察队员守护中山站,完成了当年建成、当年越冬的目标。

站区升级建新功

盖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冰封雪飘的南极盖房子,更是难上加难。建站初期,中山站建筑以集装箱式房为主,受当时工艺水平、材料及施工条件限制,建筑存在许多不足,队员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比较艰苦。2002年以来,中山站启动升级改造工程,大规模拆旧建新,来自中铁建工集团的建设者们开始投身南极考察事业。

在南极“盖房子”讲究多,尤其是对房子的地基要求极为严格,一般要建在基岩上。而这千年的基岩、万年的冻土令工程进展举步维艰,普通钻机在超低温情况下难以提供足够动力。

由于南极地形复杂,队员每次完成一个钻孔,都要重新调整钻机角度,耗费了许多人力、时间。2007年,队员在以往南极建设施工经验基础上,对钻机的动力和平衡系统进行改进,成功改良出了不受气温和地形限制的“万能钻机”。新钻机爬坡能力强、可自动找平,有效提高了钻孔作业速度。

在南极,真正适于施工的时间只有每年1月份。进入2月,白天气温已经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白天,队员们顶着大风艰难吊装。大雪纷飞的夜晚,工地钻机仍在轰鸣。每个项目的建筑垃圾、渗入地下的铁锈等,他们也要逐一铲除,装袋回收。物品完成运输后,他们还把雪地上的污迹清理干净。按照施工要求,清理完现场,作业也就结束了,但他们额外增加了一道工序:每拆完一栋房子,都要平整地基,拉来卵石铺撒,以恢复自然地貌。虽然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在他们看来,这样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如今,来自中铁建工集团的考察队员参与建设了中山站综合栋、空间物理观测栋、污水处理栋、废物处理栋等,使站区面貌焕然一新。绿色的“六角楼”空间物理观测栋成为中山站标志性建筑,新建发电栋为中山站提供着强大稳定的电力。

搭建科研新平台

在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完成我国首台极区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安装调试和试运行,首次同时探测到南极中间层顶区大气温度和三维风场,填补了极隙区中高层大气探测领域的空白。

高空大气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从地表以上30公里高空到行星际空间发生的地球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极区高空大气物理观测与航空航天、导航、定位等新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我国极地科研人员开辟了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学研究新领域。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中山站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极区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系统,并与中国北极黄河站构成了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极区共轭观测台站。以极区观测为基础,我国又在极光、极区电离层、空间等离子体波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中山站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高空大气物理观测方面。随着中山站的建立,我国南极科考范围从初期的亚南极环境、滨海与海岸带环境逐渐向南极内陆扩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1989年2月,中山站气象台正式建立,为资料收集和提高天气预报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我国在中山站安装了臭氧光谱仪,开始了大气臭氧总量和紫外辐射的观测。随后,我国在中山站又建成了大气本底站,开展温室气体长期观测。2002年以来,在中山站到泰山站、昆仑站的断面上,考察队安装了多套由卫星传输资料的自动气象站,为提高极地天气预报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山站等地获取的观测资料,对南极地区近代气候的变化规律、温室气体的本底特征和臭氧洞形成过程、南极考察气象业务天气预报系统、南极大气环境对东亚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等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从1996年开始,中山站多次为内陆冰盖考察和格罗夫山考察提供保障。如今,中山站几经扩建,规模越来越大,科研力量和生活条件大幅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南极重要的科研和后勤支撑基地。如今,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考察队员的“南极梦想”,坚如磐石,挺立在冰雪南极。


作者: 高 悦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 2020-03-02

热门新闻榜 更多

视频专区 更多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