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洋科考一线,她能观测风浪阴晴;在“蛟龙”探海现场,她驾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勇闯深海洋底;在港珠澳大桥建设工地,她们屡助施工方抢抓“天气窗口”……
近年来,大洋科考、载人深潜、港珠澳大桥建设等取得了家喻户晓的成果。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工作背后不乏女性的身影,她们以行动建功新时代、以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在海洋调查和预报保障工作一线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随船预报助力科考
大海无垠,天气难测。无论大海航行,还是科考作业,“喜怒无常”的气象过程都是大洋科考队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多年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所属的北海预报中心派员执行随船大洋科考气象保障任务已经成为常态。
北海预报中心预报员张薇依然清楚地记得,2014年随“大洋一号”船执行中国大洋第30航次科考任务的场景。
一次,科考队按计划将开展水下机器人科考作业。作为随船预报员,张薇从天气图发现有一个气旋过程将对作业区产生影响,立即向航次首席科学家报告。
为了争取作业时间,航次首席科学家询问何时起风?能否继续作业?由于作业海区远离主航线,缺乏基础观测资料,到底它的威力有多大,张薇心里也没底。
在突发性、关键性天气过程来临前,能否把握住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评估天气过程给科考作业带来的影响,非常考验随船预报员的业务功底与技术水平。张薇仔细查阅之前航段资料发现,前不久在该区域有过相似的天气过程,在转风向后出现7级大风,根本无法达到作业海况要求。
于是,张薇经过客观分析,综合研判,答道:“一定会起风,就在子夜转东南风,并且起风很快!”按照预报意见,科考队调整了作业部署。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预报中的狂风巨浪不仅没有出现,风浪反而逐渐减弱,风速一度降至3级。
难道是预报错了?张薇也十分紧张,担心误报耽误了作业时间,不时跑到甲板查看观测数据。凌晨时分,一直辗转反侧的张薇听到窗外风声越来越响,赶紧起身查看,此时窗外大风嘶吼着,气象仪上的风速曲线一路攀升。“果然起风了!”张薇长舒了一口气,跌宕的心情难以言表。
其实,随船保障只是北海预报中心服务大洋科考的一个缩影。“表面上随船预报员是一个人,但在背后有着强大的国内团队和自主技术支撑。”张薇表示,如今的大洋科考气象预报内容和精度都有大幅提高,预报员在船上可通过网络下载和接收各种数值预报产品,航线预报的参考资料也不再局限于沿途国家发送的气象传真图,来源于北海预报中心后方团队的气象、海洋数据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年,在大洋48航次科考中,由北海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大洋科考海洋气象保障系统”正式在“大洋一号”船投入使用。该系统将先进信息技术与现代天气预报技术紧密结合,帮助随船预报员作出更为精准的气象预报。这一变化意味着,随船预报已从“单兵作战”形成了“团队合力”。
把梦想植根在深蓝
2015年1月的西南印度洋,风高浪急。作为副驾驶,张奕首次随蛟龙号潜入蔚蓝的大海,向着西南印度洋热液区前进。她是我国首位随蛟龙号潜入深海的女潜航员。
2013年10月,经过基础知识、体能、幽闭测试等严格选拔,张奕和赵晟娅最终脱颖,一道成为我国首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女学员。
“8天封闭选拔、4轮淘汰筛选、119项考核晋级,90分钟700道心理测试题,经历了十多位专家的‘轮番轰炸’,也经过了从头发丝到脚趾头全面的医学检查,我从一名稚嫩的在校生成为一名潜航员学员。”至今,张奕仍清楚地记得参加选拔时过五关斩六将的情景。没来得及与同窗告别,张奕就登上“向阳红09”船执行蛟龙号科考任务,开启了她与众不同的青春历程。
让张奕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蛟龙号第100次下潜。虽然那一次,她留在母船,并未下潜。当时,由于水面支持系统故障,潜水器不能按时回收。大海里蛟龙号显得异常渺小,张奕在船上只能看到潜水器背部的灯光,在波浪中忽隐忽现。
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船上的广播里响起了现场总指挥的声音:“目前由于A架故障潜水器不能按时回收,相关人员正在紧急抢修,请大家积极配合,一起渡过难关。”这一刻,船上的人只有一个愿望:安全回收潜水器。
当时,张奕的任务是在船上与潜水器里的队员进行通话,确认他们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提醒他们注意舱内生命支持系统的参数。
“前半夜他们主动跟我们汇报、聊天、开玩笑,到后半夜每次都要通过对讲机把他们叫醒。听着他们的声音,我心里很清楚,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挑战。”张奕说,“潜水器在水面上晃动非常厉害,3个人已经在狭小的载人舱里晃了数个小时。”
凌晨3时,就当张奕从监控室的窗户向外望的时候,突然看到水面支持部门长回头笑了笑。张奕不禁松了一口气,“我知道,一定是A型架修好了,潜水器可以回收了。”
凌晨5时,蛟龙号开始回收。张奕站在轨道车操作手的位置,慢慢把轨道车向后移,准备迎接潜水器。终于,潜水器到达指定位置,主吊缆挂钩完毕,起吊出水。透过观察窗,张奕看到了潜航员傅文韬向大家竖着大拇指,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感动。
“蛟龙号凝聚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每一次下潜都是对潜航员的考验。”如今,张奕从潜航员学员、到副驾驶、再到主驾驶,已经随蛟龙号出海400多天了,曾最深下潜至6800米海底。她说:“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把梦想植根在深蓝,把信仰坚守在海洋。”
精准服务“世纪工程”
初春时节,伶仃洋海天一色,港珠澳大桥凌波飞架三地。看到大桥在港珠澳三地居民的工作、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曾为大桥建设提供海洋环境预报服务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预报员们难掩心中喜悦。
“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在它身上,凝结着我国桥梁设计、施工工艺、材料研发、工程装备等各项成果。要完成这一建设重任,需要最专业、最前沿的工程知识与技艺。
大桥建设伊始,预报中心承担起为大桥建设提供精准预报任务。从此,在变幻莫测的伶仃洋上,他们成功保障了大桥海底隧道33根沉管安装,并研发了基槽泥沙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大径流模拟误差订正技术以及异常长周期波预警系统。
为了帮助建设方抢抓“施工窗口”,预报中心有90多人参与港珠澳大桥预报服务保障工作,驻现场预报员中有8人超半年时间,有的甚至超过660天、800天,海上观测有10人超100天,其中两人超200天。预报保障过程中,许多女预报员更是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自2013年起,预报员李洁就来到珠海参与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放管节的预报保障任务中。此前,许多预报员在这待1个多月便会轮换回京,她却经常要持续工作三四个月。5年的时间,她在施工现场坚守了800多个日夜,并创下了1年值守9个月的纪录。
从首个沉管开始到最终接头成功对接,黄焕卿在现场完成了18根沉管的天气预报保障工作。对她来说,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昼夜值守在营地值班室,监视着实测数据,查看最新的云图和雷达图,每两个小时或是更短的时间就要汇报一次最新的天气动态。工作之余,黄焕卿有时会调侃自己:“气象预报员的幸福指数,是与能见度呈正比的。天气好,预报压力小,心情自然也好。”
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不仅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也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环境预报保障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