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我国“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完成印度洋科学考察,返抵广州。此前“海洋地质九号”2018年12月完成入列首年调查科考任务,“海洋地质八号”同年8月赴南海北部海域,首航执行海洋资源调查任务。
为期三天的第六届世界海洋峰会5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开幕。来自各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约500名代表将围绕促进可持续蓝色经济的创新、治理以及减轻人类活动对海洋的消极影响进行探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港澳全国人大代表关心的议题之一,多位港澳代表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港澳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港澳应发挥自身所长,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
“我国的全民海洋文化意识尚未形成,急需通过持续性的海洋文化活动予以推动,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中国海洋文化节’。”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所所长贺云翱说。
杭州湾近岸海域环境是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一直牵挂的问题。3月4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从国家层面组织开展杭州湾污染源普查,加强杭州湾陆源污染源执法监管,采取“组合拳”推进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滨海湿地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滨海湿地保护,2018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明确要严控新增围填海造地,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建立滨海湿地保护和围填海管控长效机制。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罗文,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分别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民建中央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关于统筹陆海规划推进海岸带综合治理和发展的提案》建议,把海洋生态红线、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功能区划等纳入“多规合一”的内容,加强海岸带综合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月26日,距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还有5天。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琳梅异常忙碌,她要抓紧时间修改完善自己的提案。